中国篮球界知名人士王健在一次公开访谈中发表观点,呼吁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更加重视亚洲篮球冠军联赛(亚冠),并强调参加高水平国际赛事是打破欧美篮球界对中国职业联赛偏见的最佳途径,这一观点迅速引发业内广泛讨论,许多篮球从业者与球迷纷纷表达支持,认为CBA若想提升国际影响力,必须主动融入全球篮球竞争体系。
CBA国际影响力不足 欧美偏见长期存在
长期以来,CBA联赛在国际篮球版图中的影响力相对有限,尤其是在欧美篮球强国的视野中,CBA往往被视为“低水平联赛”或“外援养老联赛”,尽管近年来CBA在商业化、职业化方面取得一定进步,但国际认可度仍然不高。
王健在采访中直言:“欧美篮球界对CBA的偏见并非毫无根据,我们的联赛整体竞争力确实与NBA、欧洲顶级联赛存在差距,但如果一直闭门造车,不主动参与国际竞争,这种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他特别提到,许多欧美球探、教练和媒体对CBA的了解仅限于少数外援的表现,而对中国本土球员的真实水平缺乏客观认知。“如果我们能在国际赛场上证明自己,比如在亚冠联赛中击败日韩、西亚强队,甚至与澳洲NBL球队交手,欧美篮球界自然会重新评估CBA的价值。”
亚冠联赛:CBA国际化的重要跳板
亚洲篮球冠军联赛(亚冠)是由国际篮联(FIBA)主办的亚洲顶级俱乐部赛事,参赛球队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菲律宾、澳大利亚等篮球强国,CBA球队近年来对亚冠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部分球队甚至派出二线阵容参赛,导致成绩不佳,进一步加深了外界对CBA“缺乏竞争力”的印象。
王健认为,CBA俱乐部应当以主力阵容出战亚冠,将其视为检验自身实力的重要舞台。“亚冠是CBA球队与亚洲顶级俱乐部直接对话的机会,如果我们连亚洲赛场都无法立足,何谈与世界强队竞争?”
他举例称,澳大利亚NBL联赛近年来通过积极参与亚冠和跨洲赛事,成功提升了国际关注度,许多球员借此跳板进入NBA或欧洲联赛。“NBL球队在亚冠中的表现有目共睹,他们的高强度对抗和战术素养赢得了尊重,CBA完全可以借鉴这一模式。”
国际赛事助力本土球员成长
除了提升联赛形象,王健还强调,参加高水平国际赛事对本土球员的成长至关重要。“我们的球员长期在CBA的舒适区内比赛,缺乏与不同风格球队交手的经验,国际比赛能让他们暴露在更高强度的防守、更快的攻防转换节奏下,这对个人技术和心理素质都是极好的锻炼。”
他以中国男篮近年来的国际赛场表现为例,指出许多国手在CBA表现出色,但一到亚洲杯或世界杯就难以适应对手的压迫性防守。“如果我们的球员能在俱乐部层面就习惯这种强度,国家队的表现自然会提升。”
球迷与业界呼吁CBA改革
王健的观点得到了不少篮球从业者的支持,某CBA俱乐部高管匿名表示:“联赛管理层确实应该重新评估亚冠的战略价值,如果能争取更多参赛名额,并确保强队全力出战,对CBA的品牌建设会有巨大帮助。”
球迷群体也对此表示期待,在社交媒体上,许多网友留言称:“希望看到CBA球队在亚冠打出气势,别再让球迷失望了!”“如果连亚冠都不认真打,CBA凭什么要求国际尊重?”
CBA的国际化之路该如何走?
尽管王健的建议获得广泛认同,但CBA要想真正提升国际竞争力,仍需克服诸多挑战。
赛程安排是一大难题,CBA赛季漫长,若增加亚冠比赛,可能加剧球员疲劳,王健建议联赛优化赛制,例如为参加亚冠的球队调整常规赛日程,或设立专项奖励机制。
外援政策也需调整,目前CBA对外援依赖度较高,但国际赛事往往限制外援上场时间,这就要求本土球员承担更多责任,王健认为,CBA应逐步减少对外援的过度依赖,鼓励本土球员主导比赛。
商业价值开发同样关键,亚冠的曝光度若能提升,将吸引更多赞助商关注,形成良性循环。“如果CBA球队在亚冠打出好成绩,国际转播、商业合作自然会跟进。”王健补充道。
王健的呼吁无疑为CBA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清晰思路,在全球化趋势下,闭门造车只会让联赛逐渐边缘化,唯有主动参与国际竞争,才能赢得尊重并提升整体水平。
亚冠联赛或许只是第一步,但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正如王健所言:“如果我们自己都不重视国际赛场,又怎能指望别人高看我们一眼?”CBA能否抓住这一机遇,将决定中国篮球在国际舞台上的高度。
发表评论